《智能制造工廠的轉型之路》 二維碼
206
發表時間:2018-04-12 15:25 《智能制造工廠的轉型之路》 ---------中國制造2025之向富士康學習工業4.0 【課程對象】:總經理、高管團隊、PMC\生管物控\資材、生產制造系統、信息技術部、設備部\動力部、工程及技術研發(PE、ME)部、品質管理部、財務管理、供應鏈系統、人力資源系統其他部門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天(7H/天) 【主講老師】:沈懷金 【課程背景Background】 經濟全球化,也帶了很多新的挑戰,也帶來了很多的商機,衍生了很多’新行業、新概念’: 德國工業4.0項目,新一輪的工業革命開啟、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成就... 全員消費支付體系的轉變,資本運作、生態系統...商業模式\行業領軍人物,不斷創新與起伏... 大數據云計算領域的驚人突破...物聯網使物體產品具備了思維.... 同時,也有很多制造型企業面臨利潤入不敷出,一系列的:裁員、欠薪、減產、轉行、退出等事件.....今天,中國的廣大制造企業無不面對著劇烈的市場競爭: 用工成本和原材料的大幅漲價;產品的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消費者的品質意識越來越強;客戶個性化要求越來越多;客戶又給工廠巨大的降價壓力等 ............. 為應對與適應市場需求,在企業信息化這一大趨勢下,我們廣大制造企業紛紛上信息化項目來提升管理水平、壓低管理成本,但是制造現場仍然面臨著如下局面: 其實,我們在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思考著進步................. 上了不少ERP\CRM\PLM\WMS信息管理系統,但沒有融合在一起,控制功能弱、系統兼容性差.....數據報表異常的多,可用的匯總的、分析的很少,決策緩慢....訂單頻繁調整、生產過程跟進不上、品質事故異常繁多? 以上這么多問題,是否有一套智能的生產管理運營指揮系統?企業內部系統是否能與外部(供應商、客戶)連接呢?效率、速度、成本如何獲得?從客戶需求到供應配給實現可控制的\有依據的自動化功能呢?....................... 制造業是經濟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提出實施《中國制造2025》,建設世界制造強國目標!作為實體型企業的我們,如何保證我們持續的擔當行業領袖呢? 信息技術推進的制造業正在以飛快的速度走進智能化。每一個行業的業態都將發生巨變。低成本、短交期的大規模定制時代將大幅提升人類的生活幸福指數。 物聯網技術使萬物有了智能化的基礎,ERP\PLM\MES\SCM\CRM\WMS\CAX等軟件的應用使得社會化,協同化產品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成為觸手可及的愿景。 智能化、社會化、可持續化的生產大幅降低生產成本,提升運營效率,同時確保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以及員工更高的工作幸福指數。 推進智能制造不僅需要智慧、思維、力量、資源 .......,人工智能化更需要企業在管理上“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本課程強調系統聯動性思維、團隊工作核心價值、人工智能化階段和變革進程,現場使用大量案例互動,是企業智能化導入必備知識課程,期待您的選擇!! 【培訓大綱 Outline】 第一講 破冰分享:直面企業管理問題 1.中國制造型企業管理進程表及突出問題概述 2.先進的管理體系在中國遇到的尷尬 3.成功案例分析-----富士康/海爾(敏捷生產、精益生產模式概述) 4.企業的三大利潤來源 & 生產企業企業的三大流 5.智能化工廠的前提-制造業工廠網狀結構圖--經營體系、流程體系、數據體系、責任體系 6.如何看待企業管理中的問題? 第二講 企業智能化基礎意識 1.企業管理三大學派 2.管理的真諦>約束出效率!! 3.企業智能化轉型基礎 >基于約束的管控架構圖 4.智能化轉型基礎-----企業”四化建設“現狀與方法工具 規范化:“六大運營機制” 標準化:“六大方法“ 標準化:“六大工具” 信息化:信息化系統理論和功能(ERP、PLM 、MES 、CRM 、WMS 、SCM 、HRS、E-SOP) 5.信息化:從各個角度品論各管理系統的優缺點...研發者、使用者、規劃者、導入者、評估者 ..... 6.信息化:各管理系統的整合模式 7.人工智能化=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數據化 第三講 從生產組織模式到現場智能化 1.敏捷生產與精益生產區別和效益 2.敏捷生產的功能和原理 3.生產組織體系 A.生產計劃編排---敏捷生產PMC功能--十六字箴言(前推后拉、滾動排查、頻繁調整、快速反映) B.生產計劃基礎---標準工時、準備期(采購、品檢、生產..) C.物料需求基礎---BOM 構造 4.生產線特征描述 構成\組織方式\物料傳送方式\生產節拍\人力組織方式 5.生產現場信息化-MES系統生產構成 A.現場物料管理---物料配送 & 現場物料維護 B.標準作業程序---SOP C.工藝管理---加工\裝配圖 & 替代件 & 工位編號 & 差異信息 & 變更信息 D.庫存管理---在制品、半成品、成品 E.生產統計---異常處理單、半成品庫存表、數據化電子看板、生產日報表、質量統計表、能耗統計表 6.持續改善機制與IE工業工程 第四講 智能化工廠設計要素 1.總模型圖 A.軟件模型圖:從無到有,一個智能工廠的設計 B.功能模型圖:從市場需求開始規劃‘產品和產能’、‘需求信息流’、‘高效信息執行’;從生產技術工藝,和生產精細化的思想設計‘制造信息流導向、產品物資流、制造數據流’。 C.硬件模型圖:集約化的基礎設施-----IT硬件網絡架構平臺 2物理信息系統——工業4.0的基礎 A.從嵌入式系統到物理信息融合系統的差異 B.智能化傳輸、控制、管理產品和設備介紹 C.智能化倉儲物流系統簡介 3.系統生命周期管理 A.后續嵌入式開發將大大豐富了產品的功能 B.數據管理要求與維護體制 C.基于模型的軟件和系統工程 D.系統和模型一致性決定了系統生命周期的潛能 E.從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到系統生命周期管理 4.智能化工廠的核心功能概述(APS A.傳統模式:客戶訂單>三大流>‘4M1E’>編排生產計劃>下達執行>數據匯集>統計分析改善; B.智能模式:產品的設計要素>信息系統定義>增值過程自動轉換為:數據到信息-到知識-到智能-自動判斷>決策支持建議依據\提升響應效率; C.智能控制指揮中心:高級計劃排產APS>依據戰略優化整條供應鏈> 第五講 制造業工業4.0路線圖 1.線下工作 >從規范化到標準化的實現 2.信息化基礎 >IT與各業務模塊的功能分工 3.信息化基礎 >推行步驟 4.信息化經驗 >推行經驗分享與案例展示 5.智能化拓展-互聯與工廠應用 6.智能制造體系構建 A.產品設計到生產過程參數化、模塊化--智能結構 A1).PDM規劃 \BOM物料清單的生成(PDM+ERP) A2).工程圖紙、制造圖紙與工程BOM、制造BOM統一性實現 A3).PDM+產品團隊設計(過程監控績效考核+項目管理)+制造過程 A4).PLM生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統 B1).MES規劃 B2).MES和ERP的對接 B3).E-SOP規劃 B4).E-SOP與MES的對接 B5).WMS智能倉儲規劃 B6).SCM規劃 第六講 課程總結 1.團隊思維統一利器-六級思維模式 2.革除執行的四大陋習 3.潛能與顯能 4.課程總結 (課綱順序和內容可根據需要進行微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