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搜索

《數據化管控--統計系統技能提升訓練》

 二維碼 49
發表時間:2018-04-12 15:02

《數據化管控--統計系統技能提升訓練》

-----向富士康學習制造管理系統系列課程

【課程對象】:高管團隊、財\供\銷管理系統、生產管理系統、工程及技術(PE、ME)管理系統、品質管理系統、PMC計劃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生產統計人員、倉庫統計人員等其他部門主管級以上管理人員。

【課程時間】:1天(6H/天)
【內訓標準】:課程內容可據企業培訓需求調整

【主講老師】:沈懷金

【課前\課中\課后調研文件】:見附件《精細化管理系統-調研文件》


【課程背景Background】

※  生產現場不僅僅是產品制造,更是團隊技術能力實現的過程;企業產品不僅僅是商 業買賣,更是團隊價值呈現的過程。而價值的最終衡量的標準是數據, 也是團隊綜 合競爭力的基礎,亦是企業人才業績的依據!

※  品質不穩定、成本無法控制、交貨不準時、盈虧吃不準、員工流動性大、人員士氣 低等等...這系列亂象長期困擾著許多制造型企業,不少企業想利用高尖的管理模式擺 脫此困境,但收益甚微...

※  數據是唯一不能改變和被扭曲的依據。但不少企業管理過程中:數據統計組織體系 不完善,統計人員作業經驗少、統 計標準不清晰,統計作用得不到發揮,從而造成 “有數沒據,不成鏈條,數據碎片,統 計人員多,歸集分析少,改善無;發現問題 多、分析問題少、解決問題更少;數 理分析能力薄弱,試錯時間長;績效考核停 留在“發表、打分、扣錢”等老模式,指 標無 量化、目標不成體系....

※  因此,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不可舍本求末,作為管理者應關注現場,扎實地、系統地 實施現場管理,一切亂象將迎刃而解。

本課程使用大量企業現場管理案例,通過數據 化管理及數據分析應用,打造企業長效運營機制,為生產管理業績提升和發展打下堅實之基礎。

【課程收益】

讓各學員明白數據對企業的意義?

統計組織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的位置

統計員的定位及職業晉升通道

統計人員的技能要求及工作指引

生產現場數據的展示、歸集過程、管理方法等

6.數據化績效模式(標準化=文件化+動作化+數據化)

熟練掌握“數據流動法”構造各考核指標!

系統性講述管理模式落地方法。

【課程大綱】

破冰分享!!

如何看待企業管理中的問題?

優秀企業的管理優點(富士康、海爾)

生產企業的三大流 & 企業利潤獲取的三大來源

生產企業的4M1E & 管理的六大問題

生產企業的網狀結構圖

約束出效率!

標準成本和實際成本的概念

企業信息流分解展示

ISO體系、績效考核、現場管理5S\6S\7S、ERP、供給側、工業4.0等的根本是什么?

數據哪里來?數據怎么來?數據怎么流動?數據做什么用?何為規范化、標準化、數據化、精細化?)

缺乏數據統計與加工的企業管理狀況...

第一講 統計概念與統計員角色定位

   1.統計的分類

   2.統計組織管理

A).統計組織及其建立

B).統計工作的管理

C).統計人員的管理

3.統計員角色定位和基本職責

4.統計員的三大權力和必備的四種本領

5.統計員五項使命和九角色

6.統計員晉升通道和工作素養

課程工具:【生產統計員崗位職責】

第二講 企業數據統計原理

  1.數據化的價值和企業經營過程

2.數據化=標準化 + 系統化

3.標準化=文件化 + 動作化 + 數據化

4.文件化=標準 + 制約 + 責任

A).標準:什么人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

B).制約:誰監督,按什么頻率和標準監督;

C).責任:做到了、做好了得到什么,不做、做不好怎么辦?

   5.動作化=文件化 × 驅動 × 執行

A).他律驅動:稽核控制法

B).自律驅動:橫向制約法

    C).執行力與執行率

   6.數據化=效率的結果

A).數據=標準動作的記錄

B).數據鏈=記錄、統計、審批、審批、提交

C).數據效率=數據鏈+分析+改善

 7.系統化=標準化+信息化+機制

A).信息化=標準化+工具(計算機軟件)

B).機制=主要規則+薪酬+績效

C).主要規則=生產規則+管理規則+賠償規則+培訓規則

D).薪酬=崗位分析+級別系統+薪酬結構

E).績效=晉升體系+目標體系+過程指標

第三講 數據歸集:“數據在哪兒?“

1.數據的來源--企業平面架構圖

2.數據的分類

A.生產數據

B.庫存數據

C.財務數據

D.人事數據

E.采購數據

F.計劃數據

G.銷售數據

數據流程及歸集方式

數據歸集要求

  5..數據流動法---數據是條鏈,環環要相連!

A).數據為什么會流動?

B).流動的控制

C)流動式數據設計

 【案例 現場互動--生產制造型企業三項數據流動設計】

案例 某制造型企業統計工作改善

第四講 現場數據化的應用:數據目視化提升效益

1.什么叫目視管理?案例講解加深理解

2.現場數據展示的目的 ---- 目視管理的目的、內容和基本方法

3.現場數據展示規范 ---- 看板管理實務

A).看板管理

B).管理看板的定義

C).管理看板的意義和影響

D).管理看板的特點、作用

E).管理看板內容要求

  4.現場數據展示提升 ---- 看板管理實務二

A).管理看板之設計示例參考

B).看板案例

C).車間管理必備看板目錄

D).看板管理系統的推行

第五講 生產數據管理

1.統計任務

A).數據統計是生產監控的依據

B).生產指標的確定、數據構成、流動歸集環節

C).生產統計表構成

D).生產成本分析表構成

2.生產數據分析

A).生產分析的十大目的

B).分析的手段和方法

C).生產數據分析基本要求:人員要求、工作要求

D).生產分析的兩在主要內容

D1).生產進度分析(交期、產量)

D2).成本分析(物料、能動、人工、品質)

  3.生產分析的五個方法

A).曲線法

B).比較法

C).歸納法

D).規律預測法

E).問題要因法

4.生產分析的操作指引

A).員工作業分析

B).班組工作分析

C).車間績效分析

D).企業產投分析

第六講 數據的應用方式

1.數據的應用---改善與提高

2.改善案例研究

3.改善機制系統建立

4.改善活動推進

5.數據化績效考核

A).傳統績效考核與數據化績效考核的區別

B).月計劃

C).日考核

D).周問責

E).月兌現

F).年評級(季度評級)

G).全公開

6.【案例 某生產型企業數據績效臺帳】

第七講 數據業績提升保障:六日工作法

1.目標如何實現?

2.日計劃——每日工作任務分解

3.日備料——每日做好班前準備

4.日協調——每日信息快速傳播

5.日攻關——每日打通管理瓶頸

6.日稽核——每日稽查、查反復、反復查

7.日考核——每日成果兌現

第八講  課程總結

 1.團隊思維統一訓練 --- 六級思維模式

 2.革除執行的四大陋習

 3.管理的五個DING

 4.持續與管理---系統性思維

 5.課程總結

(課綱順序和內容可根據需要進行微調)

當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