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搜索

《互聯網+HR發展新趨勢與六感訓練》

 二維碼 88
發表時間:2018-04-08 15:58

互聯網+HR發展新趨勢與六感訓練


課程背景:

古人云:得民心者的天下;小米曰:得粉絲者的市場;無不說明人的至關重要性,從古自今,為獲取人才,才有了周武王與姜子牙的故事,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才有了唐太宗與魏征的君臣佳話,歷史走到今天,企業歸結為得人才則勝,如華為、海爾、格力、萬科、小米、阿里、騰訊……等等都把人才放在發展第一要位,企業管理的根本問題依然是人才問題。互聯網時代的沖擊,企業管理需要轉型,人才發展也急需轉型。那么,新時代、新模式、新壓力下,人力資源管理要怎么走,作為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我們又需要怎么做?

今天我們發現企業不是沒有人才,而是找到人才,培養出人才,留不住,這是今天現狀,尤其面對90后的一代人才,價值觀飄忽,思想波動大,沒有歸屬意愿,我行我素,人才輕輕的來,正如他轟轟烈裂的走,帶走很多云彩,已經成為眾多人力資源管理者內心之殤。如何留住核心人才已迫在眉睫!


課程目標:

1.了解互聯網時代的人員新特征和需求點,找到管理對策,了解基于時代發展和人員特征,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要新的思維和趨勢,

2.了解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和方法,清晰在互聯網時代下如何轉型和提升自己以適應時代的變化;

3.從組織行為學入手,認知人性,把握人性深處需求,從需求入手解決人才內心的困惑。

4.深刻了解互聯網經濟下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瓶頸,清晰所處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5.根據企業發展階段,結合人才生命線,掌握合法合規、合情合理的六感激勵技巧;

6.理解文化致勝,激勵愿力和合力的文化留人真諦。

7.掌握企業團隊共創操作技巧,提煉本企業的六感管理模型。


課程時間:1-2天,6小時/天

授課對象:企業中高層領導、人力資源管理者

授課方式:啟發式+教練式+互動式+小組討論+管理游戲


課程大綱

導入:互聯網+是什么?


第一講:互聯網+人力資源發展新趨勢

一、互聯網+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新挑戰

1.互聯網的時代特征

1)互聯網時代是溝通無障礙的社區化時代

2)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互聯互通的商業民主時代

3)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基于大數據的知識經濟時代

4)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客戶價值至上與人力資本價值優先的網狀價值時代

5)互聯網時代是一個開放、共享的“有機生態圈”時代

2.新時代下的新思維

1)平臺思維;

2)用戶體驗;

3)跨界思維;

4)簡約思維;

5)極致思維;

6)流量思維;

7)社會化思維;

8)迭代思維

3.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新挑戰

1)價值多元性引發激勵的挑戰

2)客戶需求多樣性引發工作范圍變化挑戰

3)人才競爭引發人力成本上升的挑戰

4)職業社會性引發企業忠誠的挑戰

5)員工社區化引發群體事件危機

6)信息透明化引發保密制度的挑戰

7)人員流動性引發人力資源規劃的挑戰

8)組織變革引發HR能力素質挑戰

4.新時代特征給人力資源管理帶來的新變化

1)人力資源組織形式上的變化

2)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上的變化

3)人力資源管理認識上的變化

4)人力資源管理導向上的變化

5)人力資源管理思路上的變化

6)人力資源管理重點的變化

7)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上的變化

8)人力資源管理范圍上的變化

9)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變化

10)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能力上的變化

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員工新特點及人力資源管理新趨勢

1.新時代下員工的新特點

1)人才主權化

2)員工客戶化

3)隊伍個性化

4)對象覺醒化

2.互聯網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新思維

1)從戰略版圖決定人才版圖到愿景驅動人才,人才驅動戰略!

2)從效率式量變,到效果式質變!

3)核心非核心,小人物與非核心部門也能創造大貢獻

4)情感鏈接、互動溝通,提升人才價值體驗

5)從“企業家的企業”轉變為“企業的企業家”

6)從企業辦大學到企業變大學

7)企業忠誠變職業忠誠,人才企業所有制轉向價值創造圈所有制

8)從“人才為我所有”到“人才為我所用”

9)人力資本優先,人力資本與貨幣資本共治、共享、共贏

10)跨界思維,無邊界管理,構建人力資源價值創造網

3.互聯網時代對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轉變與能力提升

1)由事務性管理向戰略伙伴轉變

2)由政策的提供者向專家(顧問)轉變

3)由執行命令向員工服務轉變

4)由被動適應向變革的推動者轉變

5)由監控者向平臺建設者轉變

6)由規則制定者向施愛者轉變


導入:人之初,性本善……一切從人說起……人性假說

第二講:解密組織中人的行為密碼

一、什么是組織行為學?

二、人的行為模式

案例分析:人與人的行為差異為什么就這么大呢?

三、個體的心理和行為

1.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

2.梅奧的社會人假設

案例分析:霍桑試驗及其啟示

3.馬斯洛的自我實現人假設

1)X理論與X式管理

2)Y理論與Y式管理

3)復雜人假設與情境管理

4)中國人的性善、性惡論與西方的人性假設比較

討論:新常態下中國企業到底是需要X式管理還是Y式管理

四、需要、動機和行為的關系。

五、新時代價值觀與員工行為

1.物質豐富化

2.精神荒漠化

3.幸福是什么

4.目標是什么

案例分析:《華為的價值觀和它的信念》

六、知覺與行為

案例:人類的知覺探秘!

歸因理論:視頻:《這事不賴我》;

七、個性與行為

1.態度與行為(態度與效率的關系

2.個性與氣質

3.性格與行為

4.興趣、能力與行為

5.意志、情感與行為

案例分析:人生三重境界。

八、三力模型企業發展之靈魂。


第三講:新常態下企業人力資源愿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案例:復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誤區

一、關注互聯網+組織的異端環境

1.環境壓力

企業生存的新常態環境分析

1)人事管理“中毒說”

2)新舊經濟發展對比,行動大于思想。

視頻分析:刻舟求劍故事分析

2.資源制約

1)“洋奶媽”能走多遠?

2)軟實力缺失之殤?

3.文化缺失

1)企業生存之道

2)文化缺失不是軟骨病,而是精神病;

案例:我們的信仰到底是什么?

4.創新疲軟

1)企業到底如何創新?

2)創新源泉

案例分析:思維方式——生存結構——遮蔽效應。

5.戰略茫然

1)影響力如何塑造?

2)路在何方?

案例:組織中存在“失落感”的原因??

二、互聯網思維的換系統與打補丁思維

1.傳統六大平衡與六定原理分析

1)六大平衡系統,平衡vs不平衡;

2)六定原理模型,確定vs不確定;

3)不平衡與不確定原理;

傳統:目標——制度——績效——獎懲

互聯網:使命——需求——標桿——榮耀

2.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組織變革博弈?

1)計劃與進化,

2)封閉與開放,

3)平衡與非平衡

4)控制與失控

案例分析:蘇寧電器與國美電器,京東競爭與淘寶、騰訊之爭。

三、新常態下效能和效價理念的理解

1.新常態下的新經濟關注的緣起

1)農業經濟發展的家文化——情感與使命——人

2)工業經濟發展的廠文化——雇傭與責任——事

3)互聯網+環境下平臺文化——鏈接與體驗——效能與效價

2.新常態的互聯網管理思維

1)關注功能六定轉換為關注價值;

2)關注服務技巧轉換為關注體驗;

3)關注平臺鏈接轉換為關注增值。

四、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之道

案例:阿里巴巴的人力資源價值觀?

1.企業人力資源價值源泉

1)打開價值黑匣子,企業商業核心價值——幸福感覺!

2)核心不變,時刻在變

案例分析:見識vs常識vs知識

2.未來生存思維

1)企業未來的價值在哪里?

2)企業創新速度vs顧客需求速度

3)小米速度帶來的參與感三原則?

五、新常態下管理思維變革

1.新常態下員工的‘四化’發展趨勢

1)生活多樣化

2)物質豐富化

3)文化單調化

4)精神荒漠化

2.如何讓員工感覺幸福

1)一個爽字了得

2)靠什么給員工感覺

3)‘敬天愛人’的哲學思維

案例分享:20年后回訪當初幸福之人,結果帶來的的思考

3、互聯網管理思維須提供四重快樂!

1)生理快樂

2)社交快樂

3)精神快樂

4)思想快樂


第四講:聚焦績效的hr六感動能管理

導論:沒有人才,績效無從談起

一、新常態下隱而不見六感激勵訓練

1.安全感;

2.存在感;

3.參與感;

4.歸屬感;

5.成就感;

6.榮耀感;

案例分享:海底撈員工的六感的體驗。

2.安全感

1)安全感—營造環境,優化組織性能

內環境與外環境,打通任督二脈,構建安全感!

2)安全感—趕超式學習,輕取競爭優勢

案例:獨孤求敗的死因

3.存在感—人才生產線:由產品到人品

1)企業夢想vs員工欲望

分析:存在感-效能低下為哪般?

2)關注的感覺如何修煉

案例:他為什么總找不到對象?

4.參與感-因材施教標桿激勵體系構建

1)標桿管理四步操作法

2)競賽管理,讓團隊進入“巔峰狀態”

3)參與感—師帶徒機制

4)訓練有素,專業成就卓越

5.歸屬感-接班人計劃與人才梯隊建設

1)后繼有人,組織持續發展

2)人才梯隊培養規劃

3)人才梯隊的選拔

4)人才梯隊建設的管理

6.成就感-夢想引導激勵

案例分析:夢想激勵機制創新模式

1)經理必會的激勵三招

2)愿力激勵的根源

3)“四心”激勵模型

7.榮耀感—鳳凰涅槃文化致勝

1)四條磁線  強化內部文化引力

2)文化激勵落地五大法寶

3)四季傳承,培育企業文化精神


第五講:復盤演練: 團隊共創hr六感模型建構

一、背景分析

二、頭腦風暴

三、排列組合

四、提煉中心詞

五、行動模型


當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