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搜索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二維碼 123
發表時間:2018-04-16 14:03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培訓時間】:2天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由著名領導力大師、人際關系專家史蒂芬·柯維博士開發的享譽全球的版權課程。

【課程大綱】:

第一講:習慣一:積極主動

【培訓收益】

自我意識、想象力、良知、獨立意志是人類的四大天賦,也是職場人士天然具備的重要資源。但是,只有通過運用高效能的思維框架(例如區分關注圈與影響圈),才能將這些資源轉化為成果。人的效能受情緒、心境、刺激和外在環境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本講幫助學員掌握心態管理的技巧。

【本講重點】

1、人類四項獨特的天賦。

2、消極被動對個人成長和人際關系的危害

3、面對工作壓力和環境的變化:是什么決定了你的反應方式?

4、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于改變我們的習慣,改變我們的影響途徑

5、積極主動的人專注于影響圈

6、如何擴大你的影響范圍;

面對可直接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

面對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

面對無法控制的問題的處理原則

7、管理工具:

積極主動的“刺激與回應”模式

影響圈

時間線

第二講:習慣二:以終為始

【培訓收益】

以終為始是一個人應有的職業習慣。以終為始的基礎是想象力——設想的能力、看到愿景的能力、用自己的頭腦創造目前無法用眼睛看到的事物的能力。以終為始意味著,每天、每個任務、每個項目開始之前,你都要對自己的方向和目的有一個清晰的構思(即愿景),然后再動員一切積極因素去實現它。任何機構和單位都需要具有“以終為始”素質的職業人。機構愿景或者企業愿景有賴于具有個人愿景的人去落實。本講幫助學員建立個人愿景和制作個人使命宣言的技巧。

【本講重點】

1、以終為始的思維優勢

2、千里之行始于目標

3、什么是愿景?

4、所有的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

5、你有多少種角色

—你是誰?你從何得知你是個怎樣的人?

6、心智創造需要善用你的左右腦

7、誰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領導

8、怎樣編寫個人的使命宣言

9、管理工具:

see-do-get

邏輯架構

擬出個人愿景的模板

擬出個人使命宣言的模板

第三講:習慣三:要事第一

【培訓收益】

為了生活更加平衡,有些事情不做也是可以的。必要時也可以拒絕。但是哪些事情必須首先去做,哪些事情可以延后,判斷的標準是什么?怎樣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優先事務?本講幫助學員掌握優先處理要事的技能。

人們普遍的習慣是急事先做。本講幫助學員理解這樣的道理:“在多數情況下,愈是重要的事偏偏不緊迫。”

目前在培訓市場上流行的時間管理課程,屬于傳統的第三代時間管理理念。傳統時間管理的理論,以時間、規劃、控制、效率為重點,講求事半功倍,屬于一種強調效率和控制的思維。七個習慣課程講授的有關時間管理的全新思維方法,是一套講求關系建立,不注重行事日程的思維方法,它屬于第四代時間管理理念。

可以設想這樣的情境:在以目標為導向的時代,當兩個目標乃至數個目標同時存在時,那么這些目標的優先級該怎樣安排呢?換句話說,有限的時間資源究竟該優先給予哪個目標呢?本講會就這個問題給出明確的答案。

【本講重點】

1、確定“要事”的原則是什么?

2、效能與效率的區別在哪里?

3、以原則和關系為導向的時間管理法則

4、怎樣判斷事情的“重要程度”?

5、時間管理的四個象限及其特點。

6、怎樣將事情或任務有效分布在四個象限中?

7、要事第一的策略——有效授權

8、管理工具:

第二象限工作法

緊迫指數測試。

要事第一的六步驟流程

第四講:習慣四:雙贏思維

【培訓收益】

雙贏思維是在一切人際交往活動中不斷尋求互利的一種思維模式。怎樣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互信關系?同事之間是否真心樂于分享?跨部門之間的協作是否以利人利己為目標?這些都是每個類型的組織給予高度關注的問題。這些問題正是本講的重點。

本講幫助學員認識到,雙贏品格是雙贏人際關系的基礎。雙贏品格特征是: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任何有成就的組織,都煥發雙贏品格的光芒。本講還幫助學員建立“不同人際觀的成熟度”的意識。

當對方缺乏雙贏思維時,你怎樣創造雙贏局面呢?這也是本講學習的重點。

【本講重點內容】

1、六種人際關系模式的特點。

2、為什么說多數組織內部的人際關系模式是“贏輸思維”而非雙贏思維?

3、情感賬戶對雙贏人際關系的意義

4、什么是情感賬戶中的存款與取款?

5、什么是雙贏品格?

6、什么是富足心態?

7、什么是匱乏心態?

8、當對方沒有雙贏思維的時候,你如何創造雙贏局面?

9、不同人際觀的成熟度——高體諒與高勇氣的平衡

10、構建雙贏人際關系的策略——利人利己五要領

第五講:習慣五:知彼解己

【培訓收益】

高情商員工的特點是什么?本講幫助組織機構建立這樣的標準。

另一方面,自傳式回應是每個人都有的弱點,也是組織機構缺乏執行力的主要原因。本講幫助學員建立“以尋求理解為宗旨去聆聽別人的習慣”。通過學習,學員還將了解到,聆聽的目的不是為了“回應”而是為了“理解”對方。本講將訓練學員掌握四種有助于聆聽的管理工具。

【本講重點】

1、完美溝通的標準;

2、人際交流的最大障礙是“自傳式回應”。

3、自傳式回應與同理心回應的區別

4、溝通的基本原則—知彼解己(先理解別人,再爭取別人理解自己的習慣)

5、在聆聽中需要扮演的兩個角色;

6、傾聽的五種境界;

7、管理工具:

溝通中的回放技巧

冰山模型

印第安發言棒

同理心回應的五步驟

第六講:習慣六:協作增效

【培訓收益】

協作增效又稱統合綜效。

協作增效是建設性合作的習慣,意味著你能與他人共同創造一些個人單干時達不到的業績。協作增效的實質是重視差異、尊重差異、建立優勢并彌補弱點。人們一旦經歷了真正的統合綜效,他們就不再放棄。

本講幫助學員掌握下列觀點:在你能充分利用他人的優勢之前,你首先要承認并尊重他們的差異。本講將測試學員對待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態度——排斥、容忍還是尊重,或贊美?每一種態度都將對職業生涯產生重大影響。

珍視差異并不代表全盤接受或認同。本講不但幫助學員理解“有分歧才有收獲”的道理,還將向學員傳授創造性的利用彼此差異、尋找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題模型”。

【本講重點】

1、協作增效的精髓;

2、協作增效與集思廣益;

3、協作增效的難點在于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4、高情商的人際關系模式是珍視差異;

5、協作增效就是發現第三替代方案。

6、管理工具:

創造第三替代方案的解題模型

水平思維(平行思維)

九型人格模型

第七講:習慣七:不斷更新

【本講重點】

1、什么是持續更新的習慣

2、什么是人類的四大天賦才能

身體才能

智力才能

情感才能

精神才能

3、個人可持續發展的精力管理四大策略

提升體商

提升智商

提升情商

提升靈商

(課綱順序和內容可根據需要進行微調定制)




當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