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搜索

《高效員工職業化技能訓練》

 二維碼 63
發表時間:2018-04-12 15:21

《高效員工職業化技能訓練》

--向富士康學習企業管理之系列課程

【課程對象】:公司領導,生產部經理\廠長、工程師、工藝員、新進職員、班組長及一線新老員工。

【課程時間】:1天(6H/天)
【內訓標準】:課前診斷 + 課程講述+ 課后輔導

【主講老師】:沈懷金

【課程預備信息】:見附件《沈老師-生產企業培訓調研信息問卷》


【課程背景Background】

沈老師帶著咨詢團隊走過了近300家各類型企事業單位,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

我們并不缺管理人員甚至管理精英,也不缺所謂的“制度、管理規定、流程等”,但通過深入調研及分析,發現如下問題:

人均產能(產值)低下、現場頻繁插單改單、品質不穩定、成本無法控制、交貨不準時、盈虧吃不準、員工流動性大、人員士氣低、新員工融入周期長、老員工經驗主義泛濫、企業職業化偏低……

人一旦形成了思維定勢,就會習慣地順著定勢的思維思考問題,不愿也不會轉個方向、換個角度想問題,這是很多人的一種愚頑的“難治之癥”。

人作為一個有獨立思想、獨立行為的個體,是所有要素中最難管理的對象。經營不僅僅圖一時的利益,團隊更需要持續發展;生產制造不僅僅是將產品能實現,更是需要企業能獲取最大的價值。

職業化是現代企業對員工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員工提升素質的發展方向。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一套有用可行的真實方案。作為生產型企業,我們的主要工作的精力需要放在現場效益提升,提升效益的根本在于---人員職業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如何做好這一系列的管理,我們不僅僅需要“陽光心態->執行力->凝聚力”,還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需要切實的“經驗指導”,更需要“標準化導入”,讓新老員工工時有價值,團隊的動作有價值,機制平臺能實現自動可持續性運轉,最終助力企業實現價值。

本課程使用大量企業現場管理案例,告訴管理者如何有效地實施現場管理及快速提升生產管理技術,體會真正的培訓價值。.本課程將以一種全新的管理運作思維,配合老師多年咨詢現場運用的6C管理工具和6D動作手法,讓工作計劃和現實緊密結合,確保執行結果的達成。

【課程目標】

1.理解職業化的定義、價值、心態

職業化基礎:什么是職業化?勤奮帶來了什么?

職業化基礎:時間管理 & 計劃管理 & 溝通要素 & 會議管理

職業化保障: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五定”-定崗、定編、定員、定薪、定績

  7.職業化保障: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勝任力模型” & “培訓教育體系”

8.職業化保障: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企業文化”&“績效激勵機制”

9.職業化保障:企業三力模型關系:執行力 & 領導力 & 凝聚力

10.職業化必備技能:企業管理模式的探究--科學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的關系!

11.職業化必備技能:PDCA & SDCA & 5W2H & ECRS & 六日工作法

12.企業職業化提升:效率 = 標準化 = 文件化 + 動作化 + 數據化

13.企業職業化提升:三要素法

14.企業職業化提升:限制選擇法 & 數據流動法

15.企業職業化提升:稽核控制法 & 橫向控制法

16.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作業程序SOP & 標準檢驗規范SIP & 單點課程OPL

17.團隊行動前提:六級思維模式

18.管理系統落地模式:培訓教育落地方式 & 老師管理咨詢項目經驗分享

  19. 提供課程工具列表:

【部門職責】&【崗位職責】

【早會流程】

【作業指導書】&【日常項目確認表】

【設備點檢表】

【異??焖偬幚韱巍?/span>

【數據管理看板】

【產品生產工藝卡】

【作業指導書SOP】&【標準檢驗規范SIP】

【單點課程OPL】

【5S點檢表】&【安全管理制度】

【生產日報表】&【提案改善表】

【培訓大綱 Outline】

第一講 破冰分享:生產制造業企業管理透析!!

 1.優秀制造企業的表現(外在表現,內在透析,怎么做到的?)

 2.企業效益的三大來源及生產企業的三大流

 3.生產企業構成的5大基本要素詮釋及關系(4M1E)

 4.生產制造業網狀結構圖

 5.績效考核的根本是什么?

第二講 職業的定義

 1.為什么需要職業化?

 2.我在團隊中的價值?

 3.我能為公司做什么?

 4.公司能給我什么?

 5.公司和我的期望是哪些?如何滿足?

 6.我工作的動力是什么?

 7.我該如何努力---工作心態

第三講 職業化基礎

 1.什么是職業化?

 2.馬斯洛原理解析 & 勤奮帶來了什么?

 3.職場勝利者開啟之路--職業定位 & 職業規劃

 4.時間管理--時間的重要性

 5.時間管理--工作備忘 & 計劃管理

 6.時間管理--工作排序

 7.時間管理--工作導向(重要性導向、價值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

 8.高效時間管理之原則與要點

 6.高效溝通 & 職場基本禮儀

 7.會議管理

第四講 職業化保障

 1.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五定”-定崗、定編、定員、定薪、定績

 2.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勝任力模型”

 3.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培訓教育體系”

 4.制造業人力資源設計模型:“企業文化”&“績效激勵機制”

 5.企業三力模型關系:執行力 & 領導力 & 凝聚力

第五講 職業化必備技能

 1.企業管理模式的探究--科學管理、全面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的關系!

 2.企業管理模式的持續性探究--.PDCA & SDCA

 3.PDCA與時間比重 & 多重解讀

4.職業化意識:浪費和價值

A).效率與改善

A1、真效率與假效率

A2、個別效率與整體效率

A3、瓶頸與短板管理

A4、浪費意識和價值意識

B).分析的ECRS原則

C).解決問題之:真對策與假對策

D).富士康職業化提升利器:IE七手法簡介

D1.防呆法

D2.流程法

D3.五五法

D4.5W2H六何分析法

5.目標如何實現?---六日工作法

A).日計劃——每日工作任務分解

B).日備料——每日做好班前準備

C).日協調——每日信息快速傳播

D).日攻關——每日打通管理瓶頸

E).日稽核——每日稽查、查反復、反復查

F).日考核——每日成果兌現

第六講 職業化提升:標準化--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1.通過職業化提升而達成效益路徑:企業的三大流、網狀結構圖 、各崗位定位!

2.通過職業化提升而達成團隊目標:執行力 ->控制力 ->凝聚力

3.企業職業化提升邏輯:約束出效率!

4.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化之“三要素法”--標準、制約、責任

A).標準化=文件化 + 動作化 + 數據化

B).文件化=標準 + 制約 + 責任

C).動作化=文件化 × 驅動 × 執行

C1).他律驅動:稽核控制法

C2).自律驅動:橫向制約法

C3).執行力等于執行率=規定方法×他律驅動×自律驅動

D).數據化=效率的結果

D1).數據

D2).數據鏈

D3).數據效率=數據鏈+分析+改善

E).系統化=標準化+信息化+機制

E1).信息化=標準化+工具(計算機軟件)

E2).機制=主要規則+薪酬+績效

E3).主要規則=生產規則+管理規則+賠償規則+培訓規則

F).薪酬=崗位分析+級別系統+薪酬結構

G).績效=晉升體系+目標體系+過程指標

5.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化之“限制選擇法”

6.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化之“數據流動法”

7.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化之”稽核控制法“

8.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化之“橫向控制法”

9.企業職業化提升:標準作業程序SOP & 標準檢驗規范SIP & 單點課程OPL

10.案例【某食品生產企業SOP&SIP&OPL導入 】

第七講 團隊行動的前提--六級思維模式

  1.團隊工作為什么沒有好的結果?

2..團隊工作中常見的問題..

3.目標到實現的過程分解

4.成員的價值觀如何統一?

5.六級思維模式 --導圖釋義

6.六級思維模式--愿景、定位、價值觀、能力、行為、結果

第八講  管理系統落地模式 & 課程總結

1.革除執行的四大陋習

2.管理的五個DING

3.培訓教育訓練模式分析:潛能與顯能

4.持續與管理

5.課程總結

(課綱順序和內容可根據需要進行微調)



當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