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成效的變革管理》 二維碼
128
發表時間:2018-10-09 09:02 卓越成效的變革管理 ——幫助企業如何成功進行變革管理 各類低端或低品質的傳統產品嚴重過剩! 自然資源越來越貧乏,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 過度同質化的低價惡性競爭,利潤不斷下滑! 人口紅利、寬松的勞動力權益和政策優勢正在消失! …… 那就讓我們來幫你進行成功的變革管理吧! 課程背景 當今中國企業的產品主要以仿制盜版為主,面對當前不斷惡劣的全球經濟環境:多國債務危機、全球經濟一直低迷和金融危機不斷、白日化的低價惡性競爭、人力成本激增、人力供需嚴重不匹配、低端產品嚴重過剩、高端產品嚴重不足、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環境污染嚴重、中小企業紛紛倒閉等,導致這些現象,究其根源,基本都是各個組織缺乏有效創新變革的結果,隨著互聯網高速信息化的發展,靠生產制造和仿制盜版的產品已經越來越不值錢。 2011年中國用世界45%的資源能源創造不到8%的經濟總量,如果按照這樣的路子走下去,那是絕對不行的,資源將嚴重耗盡,會給生態造成嚴重的破壞。因此中國發展的唯一岀路就是轉型——既經濟轉型和政治轉型,當然政治轉型更重要,因為政治體制已開始阻礙了經濟的發展,沒有政治轉型就很難有經濟轉型。讓民眾對官員有選擇權是政治轉型核心,從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從投資財政轉向公共財政是經濟轉型關鍵,當中國政治轉型中,經濟必然轉型,這時候企業必須進行變革,如果跟不上時代,就會被淘汰;跟得太超前,就會成為先烈。 我們先來看看當前中國企業面臨的內外狀況:面臨外部嚴峻的市場環境和內部層出不窮的問題,其實大多數企業正面臨虧損,甚至倒閉。 一方面外部嚴峻經濟環境的現狀和不斷變遷:人口紅利、寬松的勞動力權益和政策優勢正在消失,各行各業的傳統產品市場日益趨于成熟和規范等,因此很難找到好的市場機會;各類低端或低品質的傳統產品嚴重過剩,自然資源越來越貧乏,全球經濟處于疲軟不振,至今看不到好轉跡象;過度同質化的低價惡性競爭,導致利潤不斷下滑,而且多數企業的生產力相對過剩…… 另一方面企業內部層出不窮的危機和問題:企業股份結構不合理,股權過于集中;企業的主要股東之間矛盾尖銳;企業內部關系復雜,潛規則和人治現象嚴重;任人唯親,裙帶關系嚴重,利益網復雜,派系林立,觀點不一,決策不力;責任分工不清,執行不力和協作不力;人心渙散,士氣低下,員工對工作的興趣不足,產品靠規模生產和仿制已沒有競爭力,往往品質低,利潤低,研發和創新不足而缺乏核心技術;老處在被動應對各種投訴和突發事件;骨干人才大量流動;資金鏈時有斷裂,資金周轉長,融資渠道少,時有負現金流出現;庫存和應收賬款激增;員工和管理者的投機主義、本位主義和官僚主義嚴重…… 因此絕大多數中國企業針對當前內外的經濟困境,急需進行企業變革,必然從傳統制造型企業向創造型企業轉型。但如何才能轉型成功,將是巨大的挑戰,在企業中推行新事物往往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大多數新事物的推行以失敗而告終。麥肯錫公司曾經在20世紀90年代對幾百家推行全面質量管理變革的企業進行調查,調查發現有2/3的企業在嘗試中由于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而全部下馬。其實不用多說,我們大多數人親身經歷過變革,每次變革到來,大多數人認為變革不會徹底,覺得“形式又來了”。盡管高層為推行新事物投入大量的資源,但由于管理層急需見到成效,而沒來得及等到預期的效果,便失去信心,自然變革不可能成功,因此變革管理變得非常重要。 本課程的變革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企業變革失敗的原因,更好地為企業成功變革提供了正確之路。 課程對象 企事業單位中高管理者、政府官員和變革推動者 解決問題 1、解決企業變革管理經常失敗,不但沒給企業帶來成效,反而帶來更多內耗的問題; 2、解決企業變革管理如何一步一步有序地走向成功的問題; 3、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各種瓶頸而停滯不前的問題; 4、解決員工能以正常的心態和正確地面對各種企業管理變革的問題; 5、解決了企業管理者在進行管理變革時,遇到各種困難而不知所措的問題; 6、幫助企業解決如何從制造型向創造型成功轉型的問題。
主要培訓過的客戶 對云南國資委處級局級干部;中國電信北京天翼高層;陜西聯通高層;中國通號高層;廣西移動;云南電信高層;湖北傳輸局高層;亨通集團高層;雙登集團高層;祥鵬航空高層;招商銀行高層;東方紅衛星公司高層;中國電信北京天翼中層;西安電信高層;安徽移動高層;中興通訊中高層多次變革管理培訓;創維集團中高層變革管理建模型等。
學員收獲 通過專業化培訓幫助學員提高以下認知和技能: 1、讓學員系統地了解當前企業面臨的內外困境,面對外部和內部存在的各種瓶頸問題,當前中國企業重在加工復制型企業為主,急需企業變革;認識到變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讓學員認識到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管理變革,更需要樂于接受并且主動推進管理變革; 3、讓學員系統地認識到當前變革過程存在的不良現象和錯誤觀點;讓學員系統地認識到推進變革管理遇到各種問題和困難,并如何進行變革管理才能提升成功率; 4、讓學員認識到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轉型方向,便于正確地進行變革; 5、讓學員掌握如何形成企業變革文化的關鍵要素,讓變革變成員工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6、讓學員深刻懂得企業變革成功需要的土壤,認識到企業變革成功的關鍵要素和企業變革成功的核心,認識到企業的變革管理體系才是企業變革成功的保障; 7、掌握如何搭建成功企業的變革管理體系,包括變革文化、變革環境、變革機制、組織架構、流程、工具、方法和思路等; 8、通過可操作的變革管理七步法,讓學員掌握變革有效推進的過程,從而有效地轉變當前傳統制造型企業向創造型企業轉型。 企事業單位收獲 通過系統化培訓幫助企業提高以下能力: 1、在企業快速穩健的發展過程中進行有序變革,本培訓讓企業成功變革管理,確保使企業損耗最小化,成效最大化; 2、幫助企業梳理變革過程出現的各種問題和不良觀點,便于讓員工更好地認識變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為企業搭建不斷變革的管理體系,包括變革文化、變革環境、變革機制、組織架構、流程、工具、方法和思路等; 4、為企業快速提高效率和提升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有力的變革保證; 5、為企業在變革過程中,如何掌握變革中的利弊平衡度,確保企業變革成本最低化,帶來價值最大化,提供了正確的方向; 6、通過變革管理,讓員工更加樂于接受變革,并主動參與變革,管理者能有效地培養員工優勢、發揮員工優勢和激發員工潛能,真正為企業發展和個人發展帶來質的效益飛躍; 7、通過可操作的變革管理步驟,為轉變當前制造型企業成為創新型企業提供了最佳實踐樣板。 課程亮點 n本課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是采用有機系統視角去詮釋變革管理,能上升到非常高的理論思維高度; n本課程實戰性強,從當前企業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以實用為導向,案例來源于各大著名企業的最佳變革管理實踐; n采用互動式教學,有效結合變革理論和實踐案例,打破常規思維,激發學員創新,開拓思路; n本課程通過管理最佳實踐視頻、案例研討,引發學員積極思考、樹立變革管理的正確認知; n通過情景演練和研討,促進學員有效地掌握變革管理的技能; n本課程開發團隊成員專業精湛、力量強大,該課程負責人具有雙十年以上的管理經驗和管理理論研究。
課程時長 2天 課程大綱 一、前言 1、 調學員的培訓狀態 2、 定培訓內容的方向 二、國內外經濟形勢 1、 全球企業面臨的內外形勢 n 當前企業面對的外部環境 n 當前企業存在的內部情況 2、 中國企業面臨的內外形勢 n 當前企業面對的外部環境 n 當前企業存在的內部情況 3、 當前企業關注的重點 4、 企業變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變革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現象 n 變革過程中存在的不良現象 四、變革管理的概論 1、 企業變革概論 n 企業變革的定義 n 企業變革的分類 n 重新認識企業變革 2、 企業變革的實質 n 企業變革成功率的原因 n 企業變革過程與企業效率的關系 n 企業變革管理的價值 五、變革管理的重要性 1、 當前不少企業對管理變革重視不夠造成的結果 2、 高效管理和一般管理的效率差距 3、 眾多企業實踐經驗證明管理變革的重要性 4、 變革失敗的主要原因 六、中層管理者在變革中的價值 1、 中層管理者的主要角色 n 中層管理者角色認知自測 n 中層管理者的三大角色 n 管理部門的主要內容 2、 中層管理者的主要工作 n 中層管理者崗位的理解 n 提升管理者能力的思路 3、 中層管理者的主要作用 n 管理者與員工的關系 n 當前管理者的分類 n 中層管理者的主要作用 4、 中層管理者的變革推進 n 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忠告 n 遇到變革困難,管理者該做的主要方面 n 管理者的工作重心 七、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1、 討論: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2、 未來企業管理的特征 3、 企業轉型的未來方向 八、企業變革成功的土壤 1、 營造積極向上開放氛圍的企業變革成功的土壤 2、 中高層干部的角色和動機 3、 積極向上開發氛圍的主要內容 n 西方卓越企業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 n 成年人缺乏積極向上開放心態的根源 4、 積極向上開放氛圍打造的基本步驟
九、企業變革成功的保障 1、 企業變革有效落地的七步法 2、 企業變革的步驟示例 n 企業變革的框架 n 公司高層團隊遵循變革的8個步驟 3、 搭建變革管理體系是成功的保障 n 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性 n 企業變革管理體系框圖和內容 4、 企業變革成功的關鍵 n 企業變革成功的關鍵 n 善于打破常規的思維 5、 企業變革成功的核心 n 企業變革成功的核心之一 n 企業變革成功的核心之二 n 打造團隊的卓越價值理念的步驟 6、 變革型人才的關鍵特質
十、回顧和行動計劃 1、 回顧卓越成效的變革管理的總括 2、 討論:培訓心得和行動計劃 n 需要掌握的價值理念 n 下一步行動計劃 3、 變革管理中進行習慣養成的過程 |